Monday, July 11, 2011

危機年收入狂漲3.5倍 益納利化風雨為銀子 

 國際金融風暴重創各國金融業,金融流動性不足,導致銀行放款緊縮、企業融資不足、投資不順、經濟趨緩,國際許多大小企業因而倒閉收場,抑或虧損累累。

 市道不好,企業當然是節省成本減產,有些“特殊”企業則反道行駛,不虧反賺更多。

 危機中,他人愁雲慘霧,它卻喜上眉梢。


 它正是即將在7月19日上市馬股創業板的益納利(INARI)。



07年發生恐怖且罕見的金融風暴,一場狂風暴雨“掃走”許多國際大牌企業,益納利不僅抵住風雨,還藉此打下更穩健的根基。

 金融海嘯那年,益納利的營業額從07財年2200萬令吉,勁漲3.5倍至1億令吉!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 益納利創辦人兼董事經理陳成俊說,這不是“神話”也不是“奇蹟”,而是公司從事“正確”和“成長”的領域流動電訊產品,即手機和手提電腦等。

 他受訪時說,這類科技產品正處高成長階段,根本不會受金融危機打擊發展步伐。

 “這行業是和時間賽跑,業者不可能為了環境的變化(危機)而暫擱發展計劃,新產品延后推出,停一停,會失去市場優勢。”

 “在業者未減產反繼續推動產品革新的帶動下,令半導體電子製造服務(EMS)供應商訂單陸續有來,更加忙碌。”

 他笑言,金融風暴當年的農曆新年,益納利上下忙得不可開交,絲毫未受大環境的利空影響。

 陳成俊坦言,金融危機確實給該公司帶來發展機會!

 益納利還利用該時候較低的成本,增聘專才和公司與工廠翻新。

 “由于市道低靡,裝修工人都特別賣力和快速完成;若把時間表推移至現在,整個過程需花上更多時間,加上愈來愈多本地和海外企業入駐檳城,聘請專才不再容易。”

 2007和08年的危機,造就益納利現在的成功,如果當年未把握機會進行擴張和增聘,也許今天不能登上股票交易所。

時機配合 6個月取首合約

“時機”(timing),讓益納利在公司成立6個月即取得首份供應合約。

 益納利于06年6月創辦,第一個遇見的時機是,碰上新加坡投資者要脫售檳城的工廠,該公司很快4個月內把廠房買下開始投產。

 陳成俊說,公司開始3個月即著手處理ISO認證事宜,和產品測試。

 “第二個時機是,公司運作6個月便成功拿到第一份供應合約,要令客戶對新公司有信心,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產能和融資不成問題。”

 “所幸獲母公司英沙(INSAS,3379,主要板金融)在背后作資金支援。”

 益納利上市后,英沙的持股權將從44%減持至33%,財務上將獨立營運。

檳城人情味重 提供EMS發展平台

“檳城特別有人情味,很適合發展半導體電子製造服務供應。”

 陳成俊說,檳城與吉隆坡很不同,檳城特別有人情味,比如大家在咖啡店見到面,會互相握手問候和了解近況,並不會“各忙各,吃完掉頭走”。

 “當知道對方要幫助,會馬上伸出援手;當你要創業,也會介紹門路。”

 他指出,很多時候正正是這么簡單的“守望相助”,使創業路上事半功倍。

 他說,檳城的地理環境佳,港口和機場靠近,產品進、出口方便。

 “反觀吉隆坡,適合半導體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設廠的地點,有3個,雙溪威、萬宜和淡江,要在平日從雙溪威前往淡江,需時1小時半,交通不方便。”

 益納利是專為無線電頻率流動領域的國際業者提供電子製造服務,是生產智能手機和3G設備的主要元素。

上市籌資擴產能

益納利將在7月19日掛牌創業板,籌措3154萬令吉資金。

 該公司已在6月28日發佈招股書,公開發售8300萬股新股,每股發售價38仙。

 其中1000萬股供公眾認購、2610萬股私下配售給特定投資者、1040萬股保留給合格董事、員工和商業夥伴,余下2650萬股則讓國際貿易及工業部批准的土著投資者申請。

 益納利計劃投資約2500萬令吉購買新機械、提升舊機械和建造新設施,藉此提升製造產能46%。

 目前,該公司在檳城擁有3間廠房。




转载自:
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node/232497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